获2020年第二届托尼·惠顿自然保护奖
学生在进行实验
参加“互联网+”大赛并获奖
全国教学名师李法曾教授
1.国际化视野:本科生有大量机会到境外访问、交流、实习,如寒暑假有赴日对外交流项目,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等合作开展了双学士学位项目等。学院也频繁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交流,使学生有大量机会与国际同行近距离接触。目前有10名留学生在院内学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学院立足省内,对标全国,放眼全球,已建成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植物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拥有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生物科学)、1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生物技术)、1个山东省一流学科(生物学)、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植物学和动物学)、1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生物科学)。建有1支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细胞结构与功能团队),1个山东省细胞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生物学学科被评为“B-”类,位列省属高校首位,学院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输送优质的生命科学人才。
2.注重本科生科研训练,打下良好科研基础
学院大型仪器平台
学院风采
泰山学术论坛——逆境植物学前瞻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国际会议在学院举行
2.国际化师资和课程:25%以上的老师有1年以上的海外经历,开阔的国际视野为培养本科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科和研究生均开设了系列英文课程、双语课程,学生们能足不出户享受国际化课程体验。
教授们在指导学生
学院历来重视教育实习、野外实习、专业实习、金工实习等实践环节。生物科学专业有野外实习和培养师范生技能的教育实习、支教实习等,生物技术专业走进国内中科院各个研究所及国内知名科研机构或公司进行专业实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有金工实习、专业实习等,让学生们真实地了解社会,了解就业需求。
参加“挑战杯”全国决赛获奖
刘真和克隆猴
师资队伍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是山东师范学院博物系与原齐鲁大学生物学系,是1950年建校之初最早成立的6个系科之一。作为山东师范大学主要院系之一,学院长期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学生物学师资;长期致力于培养从事生命科学创新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的专业人才;长期致力于培养现代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
学院现有教职工134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1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人,山东省学科带头人2人,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留学回国教师40余人。拥有2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
学生们在进行科学研究
学科专业优势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一个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生物学博士一级学科,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四个博士点,生物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硕士一级学科,其中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食品科学与工程7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学科教学(生物)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学科与教学论方向硕士点。现有在校本科生1643人,全日制硕士生616人,博士生54人,博士后34人。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杨桂文
学生在观察蝴蝶标本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何洪彬教授
刘真在实验室
刘真,2006级生命科学学院校友,成功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这一世界难题,这是世界上首次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克隆,分别被命名为“中中”和“华华”。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等国际知名期刊上,曾入选科技部2016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科技部2018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Cell2018年最佳八篇文章”“Nature2018重大科学事件”。目前为中科院神经生物研究所研究组组长、博士生导师。获得何梁何利青年创新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
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荣誉
Copyright © 2021 《食品研究与开发》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